大到买房买车、申请信用卡,小到签发支票、安装电话,你知道自己的信用分数如何影响你?打开信息黑盒子,大数据帮你“早知道”。
你试过信用卡逾期未还款吗?如果我告诉你逾期未还款三次以上,会影响你日后贷款的利息,你可能就不会轻易忘记还款了。信用分数一直是个黑盒子,人们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得到这样的评分,得不到适时反馈的结果时我行我素,甚至自暴自弃。每一次我们悔不当初之时,心里总会想:早知道就好了。
其实,眼下大部分的现实反馈都是滞后的:等体检才知道“三高”,等失眠才知道喝太多咖啡,而这时候再弥补和改正可能已经晚了。未来,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早知道”一点吗?再进一步看,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纠正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吗?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现实中已有很好的例子,比如健康手环,实时地收集走路、休息、睡眠、心率等生活活动数据,让我们更好地自律,更健康地生活。根据这些数据的反馈,可以马上采取修正行动。
在此为大家介绍的一家创新金融公司Credit Karma(CK),这是一个打破“信息黑盒子”的真实案例。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业务完全基于信用数据,继而发展到繁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目前已有4 000万用户,占美国12%人口,非常可观。在美国信用分数至关重要,大到房屋贷款,小到租房租车,对一个人的信用判断都极其依赖信用分数,几乎所有人对自己的信用分数都非常重视。
CK帮助用户了解信用分数
CK是一个免费的个人信用分数管理平台,把曾经是信用机构和金融机构才能获取的信用数据透明化。在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该公司从美国三大征信局获取信用评分数据并提供给用户,又在用户的分数发生突变时及时通知。同时,帮助用户理解影响其信用分数的关键因素,例如申请信用卡太多造成负面影响。这家公司还提供信用工具,例如信用分数模拟器,模拟发生某种个人金融行为对信用分数的影响。
在提供个人信用管理服务的基础上,CK基于对个人信用数据的了解,进而发展为个人金融服务平台。该公司相信他们拥有足够的数据来为用户提供金融建议,当用户的信用分数上升时理应获得更低的利率,CK会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产品推荐,现已包括信用卡、贷款及保险等。
有趣的是,梵文karma可简单翻译为“因果”,这个因果可能是有延迟效应的,佛家叫“业”,可分为“自业”与“共业”,对应到数据收集,便可解释为“个体反馈”与“集体反馈”。信用评价与大环境的经济气候向来息息相关,大数据能给个人带来的就是集体经验的反馈。收集自己的健康数据,可以调节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若能导入类似人群的健康数据做比较分析,必然会得到更好的健康指导。
我认为,大数据的趋势是运用集体智慧去优化个体的意愿,这种互动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CK为例,人与大数据之间的互动,将会加速很多传统行业的变革,使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融业大数据案例:Credit Karma
“Your Credit Scores Should Be Free. And Now They Are.”(你的信用分数应该是透明的,现在它实现了。)Credit Karma和美国三大征信局合作,于平台上免费提供个人信用记录查询,详细解释每个分类的分数,提醒用户相关分数的变动,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也会根据用户的信用记录,推荐优惠的贷款组合,提供金融产品的建议与选择。
你以为它只是一个记载信用分数的网站吗?当然没有那么简单,Credit Karma目前已经发展成个性化、全面性的财务管理工具,利用数据,渗入使用者的理财生活,减少使用者管理财务的时间。
思考
如果你身在金融相关产业,请思考大数据将为金融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对你的工作流程与绩效将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1. 想一想,如何从大数据中找出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这将是你协助公司将情报转为商机的关键。
2. 在金融业的信用评级、交易监测、行为分析、推荐、授信风险管控等各个业务中,大数据可以如何运用?
3. 电子商务涵盖金融业务成趋势,客户不再只使用一家银行的特定产品,而是以多种方式互动,思考一下大数据可以帮你什么忙?
4. 金融业务涵盖范围广,该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以“交叉营销”与“虚实整合”提升销售成功率?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