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点击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的治疗是无效的,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使症状得到缓解的现象。当病人对某种药的功效坚信不移时,医务人员就可以利用安慰剂效应,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经典案例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的行医生涯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在来到杜斯的诊所后便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放松了下来,甚至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了。实际上,这和真正的安慰剂所起的作用大同小异。
美国是移民的“天堂”,但“天堂”里也有数不清的失意者,已经30岁的亨利就是其中一个。
他靠失业救济金生活,整天无所事事地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无奈地看着树叶飘零,云朵飞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有一天,他儿时的朋友切尼兴冲冲地找到他,带来了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切尼迫不急待地告诉他:“我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说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了美国,并且这个私生子又生了好几个儿子,他们的全部特征都跟你相似,个子矮小,讲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
“真的是这样吗?”亨利半信半疑,但他还是愿意把这一切当做是真的。他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零钱,用汉堡包加一杯可乐招待了切尼。
“我是拿破仑的孙子,”有很长一段时间,亨利总在心里这样念叨着。渐渐地,这挥之不去的念头终于使他确信这是一个事实。
于是,亨利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以前总是因为个子矮小而自卑气馁,但现在他却以此为自豪。他认为:“我’’就是靠这种形象指挥千军万马的。”他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像一个讨人厌的乡巴佬,现在却以自己带一点法国口音而备感骄傲。在他下决心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由于是白手起家,他遇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经常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是找不到“难”字的。就这样,凭着自己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并且在他贫困潦倒时常闲逛的那个公园对面,盖了一幢30层高的办公大楼。
在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他请人去调查自己的身世,结论却证明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亨利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他说: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相信时,它就是真的。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曾有这样的报道: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个人给同伴递过一壶水,于是同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
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在对事实进行分析的时候,明显搀杂了很多个人因素,其中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于是产生了安慰剂效应,最终影响了我们的认知和判断。
智慧启示
病房里的病人因为相信自己的病情能够好转,身体能够康复,因而获得了新生的力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医学上的奇迹。其实,这都是源于心理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只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们就会在内心深处给予自己这样的一种力量。这种效应完全可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当你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好时,可以试着给自己找一些“安慰剂”进行心灵舒缓,之后你会发现情况真的有所改变。这就是心理学的神奇之处。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