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运用第五项修炼是治疗学习智障的良方,这五项修炼实际上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五项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它们包括:
(一)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是学习不断看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以期能够不断实现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
具有高度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中真正所向往的能力,以个人追求为起点,形成学习组织的精神。
圣吉概括了这样一个思想成长过程:开发自我去面对不断进步的世界——依创造性的而非反映性的观点生活。这包括不断学习以便更清晰地看清当前局势与现实的鸿沟,并产生学习的压力,这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彼得·圣吉认为,要想不断熟悉和扩大自我超越的能力,必须按照以下原理进行修炼。
1.建立个人愿景
什么是愿景?愿景是指愿望、理想、远景和目标。个人愿景,就是个人内心真正关心的事情,一种期望的未来景象或意象。愿景是内在的而不是相对的,他是你渴望得到某种事情的内在价值。如果说一个人对未来所持有的“上层目标”是抽象的,那么个人愿景则是具体的。
2.保持创造性张力
所谓创造性张力是指解决愿景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创造力,愿景与现实的差距,可能成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正确使用,就会将你向愿景推动。此种差距是创造力的来源,因而被圣吉看作是“创造性张力”。彼得·圣吉指出:“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它整合了这项修炼所有的要素。”
3.看清结构性冲突
意识清醒的人时常感觉到自己正被两种不同方向的力量所控制:一种力量将你拉向你的愿景;另外一种力量将你拉向相反的方向。这时就要我们也全神贯注去克服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形式的阻力,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有过人的意志力,他们把这种特性看作与成功同义。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以克服阻力,达到目标。
4.诚实地面对真相
诚实地面对真相的关键,在于克服那些掩盖真实状况的障碍。我们曾觉察到的结构囚禁着我们,一旦我们看得见它们,它们就不再能够像以前那样囚禁我们。我们开始感到内心里生出一种力量,把自己从那种支配自己行为的神秘力量中解放出来,这对个人和组织都是如此。
5.运用潜意识
意识和潜意识是个体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两种意识形式。任何新的工作,当一开始时,整个活动都需要在高度清醒的意识指挥下才能完成,而当熟练后,在潜意识的指挥下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所以,培养潜意识是重要的,培养潜意识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须切合内心真正想要的结果。越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良知和价值观,越容易与潜意识深深结合,或有时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二)改善心智模式
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许多好的构想往往没有机会付诸实施,而许多具体而细微的见解也常常无法运作。即使有过小规模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无法全面地将此成果继续推展。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是根源于企图心太弱、意志力不够坚强、缺乏系统思考,而是来自“心智模式”。具体地说,新的想法无法付诸实施,常是因为它和人们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和行为相抵触。因此,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打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改变我们心中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这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那么,什么心智模式?
所谓的“心智模式”,是认识心理学上的概念,指那些深深固结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认识周围世界,以及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和印象,是思想的定式反映,是人们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们所经历的环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响,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心智模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心智模式是一种思维定势,不同的心智模式,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当我们的心智模式与认知事物发展情况相符,就能有效地指导行动;反之,就会使自己好的构想无法实现。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置疑。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心智模式存在缺陷,更不能自觉地去进行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以改变。所以,心智模式的修炼,无论对个人或是对组织来说,都是最艰难的修炼,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虽然5项修炼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可以融会贯通,但在5项修炼中,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最实际的修炼,是各项修炼的基础。
心智模式的修炼,是自我超越和共同愿景的基石。我们要在组织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又来源于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心智模式左右着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如果心智模式没有改善,面对同样的客观现实,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看法,就可能使自我超越的修炼偏离正确的方向,使组织内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心智模式的修炼,是系统思考的保障。系统思考如果没有心智模式这项修炼,它的力量将大为减损。心智模式无从改变,系统思考也无从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我们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它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重新创造人生的修炼;对于组织而言,是一个重塑管理思想的修炼,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能改善心智模式呢?
改善心智模式,就要审视自己的心智模式,否定、抛弃旧有的心智模式。这要求企业领导和员工,要用新的眼光看世界。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主要应做到的是对自己心智模式的反思和对他人心智模式的探询。
(三)建立共同愿景
所谓共同愿景,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是组织中所有个人愿景的整合,是能成为员工心中愿望的远景,它遍及组织所有的活动中,而使不同的活动融合起来。
共同愿景不是一个想法,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刚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想法,然而一旦发展成能够感召一群人的支柱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东西,人们开始把它看成是具体存在的。
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很少活动能像共同愿景这样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它是个人、团队、组织学习和行动的坐标,对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能为学习聚集能量。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性学习。
1.鼓励个人愿景
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个人愿景通常包括对家庭、组织、社区、甚至对全世界的关注。真正的愿景必须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关切与热望中。因此,共同愿景真诚的关注是根植于个人愿景中的。
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鼓励成员持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原本各自拥有强烈目标感的人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强大的绩效,朝向个人及团体真正想要的目标迈进。如果人们没有自己的愿景,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附和别人的愿景,决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
2.创造共同愿景
当一群人都能分享组织的某个愿景时,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完整的组织图像,每个人都分担整体的责任,不只对自己那一小部分负责。
每个人都有独自观看大愿景的角度,所以,每个人所持有的整体愿景是不同的。当有很多人分享共同愿景时,愿景本身虽不会发生改变,但是愿景的形象却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真实、更加具体,因而人们能够真正在心中想到它。从此他们拥有伙伴,拥有“共同创造者”,愿景不再单独落在个人的肩上。在人们尚未孕育个人愿景时,他可能会说那是“我的愿景”,但是当共同愿景形成之时,就变成既是“我的”也是“我们的”愿景。
3.愿景不源于高层
官方愿景并非是从个人愿景中建立起来的,它很少在每一个阶层内进行探询与检验。因此,无法使人们了解与感到共同拥有这个愿景,有时,它甚至无法在建立它的高阶管理团体中鼓起一丝热情。这并不是说愿景不能从高层发散出来,分享愿景的过程,远比愿景源自何处更重要。除非共同愿景与组织内个人的愿景连成一体,否则它就不是真正的共同愿景。对那些身居领导位置的人而言,最要紧是记得他们的愿景最终仍然只是个人愿景,位居领导位置并不代表他们的个人愿景就是组织共同愿景。
(四)团体学习
团体学习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和共同愿景之上的,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组织在今日尤其需要团体学习,无论是管理组织,产品开发组织,或跨机能的工作小组。团体在组织中渐渐成为最关键的学习单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决定,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团体做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但如果是团体在学习,团体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就能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在组织内部,团体学习有三个方面需要顾及。
首先,团体必须学习如何组建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但一般情况下,组织中会有一些强大的智力抵消,造成团体的智慧小于单个成员的才智。然而,有许多力量是团体成员可以控制并加以利用的。
其次,既需要突出个性又需要协调一致。在组织发展中,单个成员个性的发展对团体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杰出团体也需要一种“工作上的默契”。每一位成员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要很好地配合团队的发展。
最后,要重视团体成员的不同角色与影响。比如管理机构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通过不同的执行机构来施行的。
(五)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是一个架构,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事件,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瞬间即逝的一幕。
系统思考以一种新的方式,使我们重新认识周围的世界。其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由“将自己与世界分开”,转变为“与世界连接”,从“将问题看作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引起的”,转变为“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造成问题”。
系统思考主要有系统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两个关键点。系统中各个局部都应该受到重视,因为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系统思考并非深不可测,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自然运用的一项修炼。系统的思考要求认清系统的结构,不应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处理动态的、复杂的细节问题。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是其他修炼的互动:
(1)不具备系统思考的自我超越,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只重视自己的追求,忽视外部力量对自身行动的影响;而拥有系统思考的自我超越,能融合理性与直觉,看清周围的世界,对整体有使命感。于是,在超越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将自己与外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更宽阔的“愿景”,这就是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
(2)系统思考对于有效确立、改善心智模式也是很重要的。在心智模式中,加入系统思考,不仅能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还能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使我们的心智模式更加完善和健全;
(3)系统思考对建立共同愿景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缺少了系统思考,我们的愿景,只能被称为幻景,而不能被科学合理的描述,这样的愿景缺乏吸引力,不能把员工凝聚起来。
(4)系统思考的观点,对团体学习更为重要。系统思考的工具,为团体学习和克服工作中复杂的、动态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语言工具。
当然,系统思考也受到其他四项修炼的影响。
这五项修炼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它们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可以说是荣辱与共的。之所以称它们为修炼,表示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深刻理解它们的原理,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演练。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