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其它知识

猎狗与兔子:双因素理论



【内涵小笑话】

一条猎狗在草原上看见了一只兔子,它奔跑着向兔子奔去,结果追了很久也没有追到。

一只羊看到这种场景,它讥笑着对猎狗说:“你竟然跑不过一只兔子!”

“你知道什么!”猎狗回答说,“我们跑的目的完全不同,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跑,而兔子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啊!”

趣评:按照管理学中双因素理论的观点,对于猎狗而言,以兔子为食是激励因素;而对于兔子而言,从猎狗的追捕下逃生则是保命因素。

【知识链接】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先提出来的一种需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系统、工作的安全保障、薪酬待遇、工作环境或条件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二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的认可和赞扬、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长与晋升的机会等,这些因素与工作本身有关。只有激励因素能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管理学这样说】

关于笑话中猎狗与兔子的追捕与反追捕之举,借助于双因素理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性命对于兔子而言犹如“保命因素”,保全性命并不能使兔子快乐,只是不悲伤,但失去性命必然导致极度的悲伤;偶然的一顿兔子美食对于猎狗而言便是“激励因素”,能够享受一顿兔子大餐自然是非常快乐的,但是缺失了这顿大餐,猎狗不会快乐,但并非不快乐。这种心理完全地体现在它们对于追捕与反追捕的经历投入。

传统的观点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赫茨伯格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对工作的满意感和不满意感不是一个单一的连续体的两个极端,而是截然分开的,即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比如,对于保健因素而言,有了它,员工没有不满意,但却不是满意,但如果没有它,员工则感到不满意;对于激励因素而言,有了它,员工感到满意,但如果没有它,员工没有满意,但不是不满意。

由此可以推论出,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因此在员工激励方面,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还要注重工作的安排,使员工各得其所。此外,对员工进行精神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员工表现出色,便要给予表扬和认可,对于确实能力卓越的员工,为其提供晋升与发展的机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站内相关搜索: 猎狗与兔子:双因素理论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