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金融推行中存在的不足



供应链金融在推行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供应链管理不成熟、技术薄弱、风控体系不完善等三个方面。

1.供应链管理不成熟

供应链管理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以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供应链的管理范围已经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企业内部信息流通转变为供应链各成员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由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链上各成员合作紧密,渐渐扩大了可供分配的利益,而不仅仅关注产业链内的利益分配。

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只在汽车、钢铁和能源等行业中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产品,并且没有很强的管理意识,链上各成员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由于核心企业居于主导地位,常常对其他成员施加苛刻的条件,因此供应链各成员难以被管理。

由于这种情况的限制,金融机构推出的供应链金融主要覆盖国内,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整合能力不足。考虑到如今已经是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推行。

2.供应链金融的技术薄弱

供应链金融要想发展,一定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国外发展成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都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基础,尤其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

在国内,由于电子商务技术、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和大数据等方面发展比较滞后,导致供应链金融的技术比较薄弱。很多银行在办理单证、出货、应收账款和文件传输等业务时还需要依靠人工完成,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效率。而且人工操作很容易出现纰漏,导致风险增加。这就是国内推行供应链金融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3.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尽管供应链金融具备自偿性特点,面临的风险较小,但由于融资时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参与主体多,流程复杂,因而并非毫无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 。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存在严重制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因此,要想推行供应链金融,必须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在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并没有专门设置信用评估体系,且操作平台没有达到专业化水平,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再加上缺乏对核心企业的有效规范和对物流企业的有效监控,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存在越来越深的安全隐患。









站内相关搜索: 采购与供应商 精益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战略规划 供应链整合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