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营销渠道结构直接影响企业对渠道的政策和管理手段,影响着企业是否能把自己的产品及时、有效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营销渠道的结构因产品特点、市场条件和竞争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
1.消费品营销渠道结构
(1)零级渠道。生产者——消费者。零级渠道又称“直接渠道”。这是最直接、最简短的渠道模式,即生产者直接卖产品给消费者,没有任何中间商的介入,其主要方式有上门推销、邮购、电视直销、网上直销、企业开设自营商店等。直销的优点是没有中间环节,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企业与顾客直接接触,有利于沟通并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不足之处是不利于专业化分工,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投入较大。
(2)一级渠道。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只经过零售商一个环节,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销售渠道。其特点是能充分利用零售商的力量,扩大产品销路。许多生产耐用消费品和选购品的生产企业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3)二级渠道。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有两个中间环节,生产者把产品出售给批发商,由批发商转卖给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出售给消费者,这是我国消费品分销渠道中应用较多的模式。另外一种结构形式是生产者把产品卖给代理商,由代理商将产品卖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向消费者进行销售。这种渠道模式在逐渐增多。
(4)三级渠道。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有代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三个中间环节,这是分销渠道模式中最长、最复杂的一种,生产商要通过代理商将产品转卖给批发商,由批发商转卖给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再出售给消费者。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在不太熟悉的地区出售产品时多采用这种模式。在异地利用代理商为生产商推销产品,有利于尽快打开产品销路,但由于中间环节多,支付的流通费用也最多,生产企业对渠道的控制以及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较差。
2.工业品营销渠道结构
因为少了零售商的参与,工业品的渠道模式比消费品渠道模式要简单一些。
(1)零级渠道。生产者——工业品用户。生产商将产品直接卖给用户,这是工业品最常用的渠道模式,这种渠道结构在工业品销售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那些单价高、需要提供售后服务的产品,例如大型机械设备,多采用这种渠道。
(2)一级渠道。生产者——工业品经销商——工业品用户;生产者——代理商——工业品用户。生产商通过经销商或代理商将产品卖给最终用户。对于那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用户规模不大或者用户较分散、营销能力有限的企业,比较适合这种渠道模式。
(3)二级渠道。生产者——代理商——经销商——工业品用户。这是中间环节较多的一种营销渠道。对于市场不够均衡,用户每次的购买量较小的工业品,就有必要利用经销商分散存货,以满足用户小批量多批次的购货要求。
3.营销渠道的类型
以上各种渠道结构,按照不同的标准,又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是否有中间商参与,可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
直接渠道是指生产者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或最终用户,零级渠道即为直接渠道。其优点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接触,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状况,把握市场变化,有利于生产者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同时,销售环节少,可缩短流通时间。缺点是:生产者需要增加销售机构、设施和人员,从而增加了销售费用。
凡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中间环节的称为间接渠道。其优点是:生产者不必花大量的人、财、物去直接和大量的消费者交易,只需要借助中间商的力量来扩大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缺点是:由于加入了中间商环节,会增加一定的销售费用;对于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中间商难以很好地提供服务。
(2)按销售渠道中间环节的多少,可分为短渠道和长渠道。
短渠道结构,即生产者不用或仅用一个中间商为自己销售产品。零级渠道和一级渠道属于短渠道。短渠道的优点是:节省流通时间,有利于生产者和中间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缺点是:产品的覆盖面较窄。
如生产者在产品销售中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间商销售产品,则称为长渠道。长渠道的优点是:渠道分布密,能有效地覆盖市场,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缺点是:销售环节多,销售费用增加。
(3)按销售渠道中的某一个环节上的中间商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宽渠道和窄渠道。
某一个环节上中间商数量较多,渠道较宽,市场覆盖范围更广。
某一个环节上中间商数量较少,渠道较窄,市场覆盖范围就不那么广。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