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传播网发表《蓝海战略:专喂投机分子与懦夫的毒药》 (作者罗建法)一文。 作者对于被无数企业人顶礼膜拜,几乎奉为新的“企业圣经”的“蓝海战略” “大失所望”,认为“蓝海战略”的主体思想“是一瓶包装精美的 '毒酒'”,是“专喂投机分子与懦夫的毒药”。
这里录其主要观点,以期为了解《蓝海战略》的读者, 增加理性思考机会。
“蓝海战略” 的主体思想有三种致命毒素,国内企业不得不警惕。
其一,它忽视了微利才是商业的本质,而高利润只是个别,本末倒置。
当前中国企业的竞争, 已经从粗放型转移到综合实力的竞争,从横向的疆域扩张时代,转移到纵向的企业治理时代。 比如说,家电行业,目前的利润已经不足10%,与20年前百分之几百的利润比起来,可谓天壤之别,与十年前超过30%的利润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 而几乎在所有的行业,都存在着利润普遍下降的现象。
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是现在不正常,而是以前不正常!
蓝海战略的一个最大缺陷,是设置了一个虚假的前提:如果一个行业没有好的利润,就应该另外开辟“蓝海” ,进行战略转移;如果一个产品没有比较高的利润,就必须被抛弃,另外开拓新品。
其致命的缺陷, 就是忽略了前提:
把适用于少数行业、 少数企业,少数产品的东西,硬是上升为一个普遍现象。
其二,忽视了时空的一体性。新领域出现需要时间,在既定时间内,永远无法出现无限的蓝海,它只属于少数企业。
蓝海战略的荒谬,与非法传销一样,那就是忽视时空的一体性。
当旧的市场已经日益饱和的时候,就是到了开辟蓝海的时候了。
但是, 开拓新的市场领域需要时间,每个企业都要开辟新领域,在同时间内,能够开拓出无数新领域吗?不行!
在既定的时间内,蓝海,永远是一片小小的海域,它绝不广阔!
其三,蓝海战是战略上的投机主义,是懦夫行为。
竞争无处不在。
微利时代的出现,其实是一个伟大商业时代的开始。 在这个商业时代,一切回归本真。
利润的降低,并不是末日来临,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酝酿。
真正伟大的企业,在面临竞争危机的时候, 应该是迎头猛进。利润降低怎么办? 沃尔玛的利润够低,但是却不妨碍它成为世界第一,它向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要利润。 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蓝海当然存在,但是,它是内部的蓝海而非外部的蓝海: 纵向发掘无穷的潜力,进行变革,完善企业治理。
未来的企业竞争,必然更激烈,这是商业社会中一切企业的宿命。而且,正面竞争,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逃避的。
所谓蓝海,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本质不过是一种逃避。 因为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只有在红海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才能最终立足。 让多数人把有限的蓝海当成无穷的希望,无疑是误人子弟,倡导的是逃避性的懦夫行为,而竞争则是商业社会的永远存在。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