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 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 劣势、 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 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 系统、准确的研究, 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WOT分析法总体来说是一种较准确和明晰的分析方法, 它能较客观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的现实情况。 企业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找出对自己有利且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从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分析的结果,企业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 明确哪些问题目前急需解决, 哪些可放在稍后解决, 哪些是属于战略上的障碍,哪些是属于战术上的问题。 SWOT分析法针对性很强,管理者可依之协调管理,作出正确的规划和决策。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 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简单实用,内涵丰富
SWOT 是由"S"、"W"“O"、“T” 四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它们分别代表着一个单词, 也就是说SWOT实际上是由四个观点组成的。
S(Strength)-优势
是在竞争中拥有明显优势的方面,如产品质量优势、品牌优势、 市场优势等。
W(Weakness)-弱势
是指在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的方面。一个公司具备相当的优势并不代表它就没有弱势,厂商只有客观评价自己的弱势,所采取的对策才会对企业发展真正有利。
O(Opportunity)-机会
即外部环境(通常指宏观市场)提供的比竞争对手更容易获得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往往可以比较轻松地带来收益。 例如,一个城市要转移它的繁华地带,而我们是这个城市中的房地产商,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毫无疑问,在未来的繁华地带拥有一两片土地的开发权将意味着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
T(Threat)-风险
主要指一些不利的趋势和发展带来的挑战,一般是指那种会影响销售、市场利润的力量。 厂商一般会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预防和管理的方案。 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套预警机制和相应的避免管理风险的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 SWOT的真正含义,我们可以试着从SWOT的四个组成部分去分析一家培训机构:
S(优势)
知名度较高的培训机构之一,具有几项重要的培训资格。
有相当一部分员工素质较好、积极肯干; 部分受训人员层次较高,设备先进。
W(劣势)
顾客面较窄,顾客主要局限于某一领域或社会层次; 在一些培训班的组织上受制约较多; 服务网络不完善,信息反馈率低;宣传力度不够,对外联络缺乏主动性,知名度不高。
一部分在职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活力且趋于老化, 达不到再次培训的要求; 自身师资力量缺乏,学历和能力顶尖的教师几乎没有; 员工福利较差,员工的数量与工作所需职位不协调。
上述两项主要针对的是培训机构的内部环境。
O(机会)
很多单位希望同该培训机构建立业务联系或建立长期合作项目,随着企业越来越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企业高层次培训需求量剧增,培训市场进一步扩大。
待开发项目很多,包括一部分合作项目,创新人才层出不穷,其项目经验充足, 有能力应付各种合作环境;市场竞争力强,并有能力制造出更好的产品。
T(风险)
相同性质的培训机构出现;各级政府部门开始筹建自己的培训机构;有些类似的培训机构开始扩大自己的市场,自身的顾客群呈现出一种缩小的趋势;行业内培训课程的内容雷同或相似性严重。
产品单一无特色,缺乏创新,服务的质量和内容有待提高; 自满感较强,员工竞争意识不强; 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员工由于福利较差,其忠诚度和工作热情不高; 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不完善,员工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上述两项主要是针对该培训机构的外部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SWOT本身已经拥有非常完善的内涵,随着SWOT分析法的不断发展, 其内涵也将得到进一步延伸。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