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性。一个社会有许多层次。在不同层次上的管理活动,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的特殊性。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管理活动也各有其特点。即使在同一个单位,不同的发展时期,管理活动也各不相同。往往一项管理工作,也要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技术、人事、心理等许多方面。这就需要全面系统筹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便顺利完成预计的管理任务。
(二)风险性。管理活动在行动之前,必先作出决策和制定计划。因此,管理者所要解决的课题,往往带有预测性。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必然有一定的风险性。管理者负责整个组织或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工作,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就会影响到一个部门甚至影响到全局。管理者在决策时,要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冒更大的风险。
(三)创造性。管理者要处理的问题,不仅复杂,而且形势多变、信息不足,往往没有现成的公式和固定的模式可以沿用。管理者在解决一个新问题时,必须把自己全部的知识、经验、智慧、才能及储存、占有的全部信息资料统统调动起来,而且还要广泛征求群众和智囊机构的意见。因此说,管理者的工作具有创造性的特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所对劳动创造性的特点做了如下表述:聪明而丰富的才智;经常积累新经验;不断进行试验;能摆脱不必要的束缚,思想解放;对美的追求;对新事物的强烈感受能力;灵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高度的创造热情;集中智力的能力;解决难题的意志和毅力。管理者要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好各种问题,应从上述十个方面去努力。
(四)政策性。管理工作一般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财与物、物与物等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主要的是职工个人与单位集体、单位集体与国家全民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必须按照国家的法规、政策正确处理上述关系。国家法规、政策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意志、愿望。因此,一切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法制、政策观念。
(五)信息劳动性。管理人员的工作大多是通过口语和文字等形式进行的。据调查,一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者,在每天工作时间内,有70~95%的时间用于听、阅、想、说、写等接收、加工和发送信息上面。因此,有的学者把管理者的劳动看做是信息劳动。一个管理者如果不通过耳听、眼看来接收各方面的信息,就难以出好主意,就做不出决策,也不能制定规划。管理者不通过口语、文字形式把自己的思想、主意、决策、方案、计划传达下去,事情就办不成。因此,任何一个管理者必须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口语及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善于动脑。动脑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思想懒汉是做不好决策,出不好主意的,因而也是不称职的。管理者的口语、义字表达能力强,就有较大的说服力,对被管理者就会起到鼓舞作用,从而就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六)工作成果表现的间接性。管理者,特别是高、中层管理者基本任务是“生产”决策、计划、方案、制度、指示等信息产品。这些信息产品是否适用,还要接受第一线劳动者的工作实践去检验,由他们的工作成果去证明。一个厂长出的主意、提的方案、想的办法、订的计划等是否科学合理,必须通过全厂职工劳动,由工厂生产经营的成果来做结论。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