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共关系以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所开展的具体活动和工作便形成了它的职责范围。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
公共关系的职责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收集信息
公共关系首先要履行收集信息、监测环境的职责,即作为组织的预警系统,运用各种调查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信息、监视环境、反馈舆论、预测趋势、评估效果,以帮助组织对复杂多变的公众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维持组织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1. 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
公共关系首先要注意与本组织的形象评价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公众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即组织的政策)、企业的经营管理(即组织的产品、行为)等方面的印象、看法和态度。
(1)产品形象信息。产品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产品形象从产品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它包括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种、款式、价格、包装等,其中产品质量是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产品是组织与消费公众之间发生关系的最根本原因,产品形象与社会组织的生存命运直接相关,因此,公共关系必须优先注意这方面信息的采集。
(2)组织形象信息。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形态和舆论状况的信息,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精神面貌及其行为特征的评价与看法就是组织形象信息。公共关系工作目标是建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因此了解社会组织在公众中的形象信息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组织形象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① 公众对于组织领导机构的评价。如领导能力、创新意识、办事效率、用人眼光、威望与可信任度和机构的完善程度、设置的合理程度等。由于领导机构是社会组织的指挥中心,因此,对领导机构的评价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整个社会组织形象的评价态度。
② 公众对于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如决策是否合乎社会实际情况、生产节奏是否紧凑、内部分工是否合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是否灵敏等。由于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社会组织的竞争力,因而这类信息表明的是公众对社会组织形象的基本态度。
③ 公众对于组织内部一般工作人员的评价。如他们的工作能力、道德修养、文化程度等整体水平如何。由于社会组织的运行必须由他们来具体作业,所以,对他们的评价也构成了社会公众对整个社会组织形象评价的一个方面。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公众”,不仅仅指外部公众,它也包括组织内部公众。
(3)组织运行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信息。
这类信息包括内外两个方面。
① 组织运行内部环境信息。主要是指组织自身运行情况及其与组织预定总目标的要求之间的距离,以及它可能发展的趋势;员工的情绪、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状况。
② 组织运行外部环境信息。包括所有对社会组织运行及其发展趋势发生或将要发生影响的情况。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时尚潮流、民俗民情、舆论热点等。这类信息反映的是组织运行状况和将来状况,对于组织及时调整运行机制极为重要,是社会组织形象重建的主要依据材料,因此,它也是公共关系工作必须优先采集的有关信息。
信息的采集应当而且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运用各种传播媒介。首先应当重视消费公众的反应,其次是新闻媒介的社会舆论,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同行的意见也十分重要。此外,内部公众的各种反应同样必须认真听取。只有这样,采集的信息才是比较全面的。再者,对于公共关系来说,不但要收集赞扬社会组织的信息,更要注意捕捉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批评社会组织的信息,尤其要重视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各种建议。
2.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公共关系需要为组织监测社会变化趋势,注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时尚潮流、民俗民情、舆论热点等各方面的情报动态,分析其对组织的各种直接或潜在的影响,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使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平衡。
公共关系所收集的信息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这一点对社会组织实现整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