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座时使用思维导图,与前面的“让一本书变成一张纸的思维导图”步骤基本类似,只是,如果你面临的是讲演者使用线性讲座或宣读的情况,将会对你绘图过程中随意使用材料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建议你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先尽快从总体上大概浏览一下讲座的主题,在讲座开始之前,你就可以尝试画一个与主题相关的中央图像和尽量多的主要分支。
同时,你还可以与演讲者索要与主题相关的材料,而他们通常很乐意为你提供这方面的资料。
如果当时的条件允许,你还可以抽出几分钟时间针对讲座的内容作一个速射,以便让大脑做好吸纳新知识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准备工作如下:
首先准备一张记笔记时用的大一点的空白纸,最好是A3大的纸张,尽量选择大纸张的好处是,可以使你的大脑顺利地看见思维及信息的“全貌”。
在做讲座类的笔记时,最重要的是要记下关键词及所需的重要图像。同时还要明白一点,做这样一幅思维导图或许要到最后出现完整的结构时,才会清楚要全部表达的意思。
可以说,我们在听讲座过程中,所迅速记下的任何笔记可能只是半成品,而不是最终的成品。因为在讲座主题没有完全变得明晰之前,你所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
其次,我们应该明晰,听讲座时记笔记的重点是内容,不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
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整洁”的笔记如果从信息角度看的话,其实是杂乱的。其实,在那些“整洁”的笔记中,关键信息是隐蔽的,被切割开并混杂于一些不相干的词语中。而那些看来“凌乱”的笔记从信息角度看却是整洁的。它们能即时地表明重要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表示出交叉及相对立的信息。
最后,当你听完讲座,并最终完成思维导图,你面前的思维导图应该是整洁的。如果你再花一些时间,就可以在另一张新的空白纸上最终完成一个小时笔记的思维导图。
重新组织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成效的练习过程,尤其是当你在学习阶段就很合理地组织的话,那么这个重组过程可以看作是首次温习过程。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