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案例举例
两位经济学家在林中散步,不经意间,甲经济学家发现了一堆狗屎,便开玩笑地对乙经济学家说:“如果你把这堆狗屎吃下去,我给你100万元。”乙经济学家纠结半天,没抵住金钱的诱惑,就吃了这堆狗屎,作为回报,甲经济学家就付给了乙经济学家100万元。两人接着往前走,乙经济学家也发现了一堆狗屎,就对甲经济学家说:“如果你把这堆狗屎吃下去,我也给你100万元。”甲经济学家也纠结了半天,最后也照办了,于是乙经济学家就给了甲经济学家100万元。
半小时后,乙经济学家忽然反应了过来,大叫:“我们俩谁也没赚到钱,却白白吃了两堆狗屎,可是我们却创造了200⋯⋯”甲经济学家想了想,慢慢地说:万元的GDP。”
故事看完后,估计大家都会大笑起来,这个笑话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零和博弈。第一堆狗屎使乙经济学家赚到了甲经济学家的100万元,第二堆狗屎使甲经济学家赚回了付给乙经济学家的100万元,对于甲、乙两个人来说,一正一负两个人的总收益为零。
“零和博弈”的博弈多方并不存在合作关系,而是相互竞争、一方的赢利意味着另一方必有损失的“战争”关系。说通俗点,就是“我的幸福是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的一种非合作“博弈”。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某一体育俱乐部中有两位很能干的教练,一个教游泳,一个教健美,游泳教练也会教健美的课程,健美教练也十分擅长游泳的课程,这样一来,两个人产生了矛盾,要求俱乐部二者选一,只能留下他们其中一个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可能会感觉这个“戏码”很熟悉,似曾相识。也有人可能会立刻喊出:“这不就是‘3Q’大战吗?”
2010年,腾讯QQ和360展开了一场桌面大战。360推出一款QQ保镖,说是能保护用户的隐私,并拦截各种垃圾广告,结果拦住的却是QQ的弹出广告窗口,令腾讯损失了大量广告收益。于是QQ和360之战开始了,用户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最后因为用户的抗议,主管部门不得不参与其中,调和两者的关系,这才解决了问题。但是在这场“损人利己”的博弈中,双方想尽办法来损人利己,最终谁也没有获得收益。
在现代社会中,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双赢”的观念正在逐渐代替“零和”理论。处于竞争核心中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合作,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不是更好吗?但从“零和”走向“双赢”,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真诚和勇气,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吃亏的就是合作者。
经济学原理
在零和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