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其它知识

纳什均衡:爱心护天才,纳什的传奇生活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对博弈论作出奠基性贡献的学者:美国数学家纳什、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海萨尼和德国波恩大学教授莱茵哈德·泽尔腾。这标志着博弈论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名鼎鼎的纳什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塔克教授的学生。现在凡博弈论著作都必讲的囚徒困境,就出于塔克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讲演。他的学生纳什则从囚徒困境中得到启发,发展得出了在博弈论中占据核心位置的“纳什均衡”。

纳什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在1950年7月13日纳什22岁生日那天,他获得了数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与来自萨尔瓦多的阿丽莎结了婚,第二年他们回到麻省理工学院,纳什得到了终身职位。纳什不到30岁就已经名闻遐迩,曾被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推举为同时活跃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领域的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美国最耀眼的科学新星。 可在盛名的顶峰,在学术生涯向巅峰攀升的大好年华,病魔袭击了纳什,纳什患了妄想性精神分裂症。这使他在以后的生活里,长期饱受着思维与情绪错乱的困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使他几乎成为一个废人。从1959年开始,他上课的时候会语无伦次,演讲的时候会说一些毫无意义的内容。因为实在无法继续工作,纳什辞去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职。

纳什完全被病魔所控制,往昔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年,变成了一个衣着怪异、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留下些稀奇古怪的信息、热衷于给政治人物写一些奇怪的信、游荡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和物理学系所在的范氏大楼的、满怀忧伤的幽灵。

但在亲人、朋友的照顾和普林斯顿人们的呼唤下,经历了长期病痛折磨的纳什竟然在20世纪80年代奇迹般地康复了。他不但可以与人正常交谈,而且还能够灵活使用在被精神分裂症折磨的30年里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纳什成为了1985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候选人,但是最终没能获奖。究其原因,与说是因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对他贡献的认识尚且不足,还不如说是人们对他当时的心智状态仍存有疑虑,毕竟纳什因精神病不能工作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获奖者又必须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面对国王和王后向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一篇通俗、得体的答辞。人们担心那时神志还不完全清醒的纳什做不到这一点。此外,获奖者总得有个头衔才说得过去,而恰恰在那时,纳什什么都没有。

当岁月的年轮驶近1994年的时候,博弈论获奖的势头开始上涨,是瓜熟蒂落的时候了。但纳什此时还是什么头衔也没有。在这个紧要关口,出于同一师门的纳什的同学、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和经济学系著名数理经济学家库恩教授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库恩等人向诺贝尔委员会申明,如果因为身体状况就剥夺纳什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那实在需要过分的勇气。待库恩等人的坚持有了初步的正面回应后,库恩又向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建议,给予了纳什“访问研究合作者”的身份。库恩教授的所有努力没有白费,纳什终于在1994年走上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奖台。纳什的故事还被美国好莱坞搬上了银幕——《美丽心灵》。该影片是一部以纳什的生平经历为基础而创作的人物传记片,获得了许多电影奖项,几乎包揽了当年电影界的全球最高奖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这部感动心灵的好莱坞经典电影,通过电影你可以对纳什有更全面、更理性的了解。

 









站内相关搜索: 纳什均衡:爱心护天才 纳什的传奇生活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