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最初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就像是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在拍广告片的时候,许多商家都愿意花重金聘请有名的歌星、影星做为代言人,这是因为大众认为明星推荐的商品更容易得到认同。再比如一位作家一旦出名,那么他以前没有被采用的稿件就都不愁发表,这些例子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最近的几年内,“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及其衍生产品得到了全世界很多人的喜爱,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那么这只小鸟到底用什么方法飞向全球?它的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呢?作为“愤怒的小鸟”的开发商Rovio全球市场拓展总经理彼德·维斯特巴卡认为:“愤怒的小鸟”已经远不只是一款游戏,未来会将“愤怒的小鸟”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娱乐品牌。
人们之所以对虚拟世界中的品牌形象如此钟爱,是因为人们容易对熟悉的品牌产生晕轮效应。当你沉浸于一个售价99美分的游戏中时,你很可能会非常愿意购买与之相关的毛绒公仔、小鸟T恤、小鸟蛋糕等。基于对人们消费心理和晕轮效应地了解和运用,Rovio迅速建立了周边产品销售业务,从2010年的圣诞节至今,已售出200万个以上的毛绒玩具。此外,还开发了T恤、手机套、箱包挂饰等众多领域的衍生产品,让“愤怒的小鸟”最终成为像米老鼠、唐老鸭那样长久受人喜爱的形象。
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对于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还没有很好的措施,这关系到能不能使刚打下的天下稳定下来,周武王不免有些担忧。于是,他找来姜太公等大臣一同商议。问道:“该怎样对待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呢?”姜太公回答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
这个故事是成语“爱屋及乌”的来源,也是晕轮效应的典型案例。
爱屋及乌,用心理学知识解释就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在人际相互中的作用,常常表现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在于以偏概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诸多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最早提出了晕轮效应。他指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与判断,最初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就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愈来愈大的圆圈,并由此得出整体的印象。
走进礼品商场的消费者,他们所选购的多是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物品。这样的礼品使人有一种晕轮效应:他们总认为价格偏高、包装精美的物品会里外一个样。中国不少质量不错的商品,被境外商家低价买走后,改变一下产品的商标和包装,售价马上高几倍。这些都是晕轮效应在作怪。
经济学家们下过这样一个结论: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晕轮效应既无意识又非常固执。因为消费者的固执,商家对此有利用的价值。当然,晕轮效应不局限于商业一个方面,在工作中,人们也常常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