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其它知识

行为科学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特别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包括领导同工人之间的关系),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如下。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年)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该理论将需要分为5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①生理与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自我实现与受人尊重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属于中间过渡。5种需要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②在同一时期内,一个人的需要不只一个,而是多个,在不同具体条件下,必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某行为活动的优势动力。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的支配。

③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最为强烈,也最易满足,而层次越高的需要越难完全满足。

④任何一种满足了的低层次需要并不因为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不再是行为的主要激励力量而已。

⑤在所有需要中,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已满足的需要只能提供满意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但是,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适合其他国家的情况。










站内相关搜索: 行为科学理论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