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只有手绘的思维导图才能真正体现出思维导图的优势,电脑软件作图无法达到思维导图的真正目的。这种提法是否有理论依据呢?
仔细分析一下,推崇“手绘”排斥“软件”的理由大致有4种:一是手绘可以随时随地,一张纸一支笔即可绘图;二是画起来可以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就画到哪儿,思维很少受到束缚;三是可以手绘一些图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示绘画的天赋,而在软件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图;四是手绘的线条比较优美,而软件中的线条显得生硬。
然而,手绘思维导图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思维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用思维导图激发和整理思维会时不时地要求对原有结构进行调整,不利于修改就成了手绘思维导图的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幅图往往需要画上很多遍才能最终成稿。第二,手绘的思维导图既不利于保存,也不利于传播和分享。第三,对于一些绘画功底较差的人来说,手绘思维导图会带来较强的受挫感,容易进一步导致放弃。
用软件绘制思维导图虽有这样那样的不便,但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强,软件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易用,学习起来也越来越容易。加上用软件绘制的思维导图在需要修改、保存和分享时都非常方便,思维导图软件已成为当今思维导图使用者的主要选择。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结合两者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手绘还是软件绘制。譬如在手绘时可以多改几稿,准备一本专门的思维导图绘图本,画完之后及时拍照保存等。在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多找一些可用的图标,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绘补充图标等。
那么,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不能体现思维导图的本质呢?我们对照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为目的,可视化、非线性的思维工具)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这两个目标的实现上,还是在“可视化”和“非线性”这两个本质特征的体现上,思维导图软件都能很好的支撑,甚至比手绘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
因此,手绘或软件绘制不是影响思维导图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它们各具优势。
事实上,软件绘制不仅能完美地表达思维导图的目标(而不是像部分人认为的不能达成思维导图的目标),而且在整体上还略胜手绘一筹。随着思维导图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强,其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