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管理咨询

激励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 满足需要。

由此可见,构成激励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需要, 这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的渴求和欲望,当人们缺乏所需事物而引起心理紧张时,就会产生需要, 并为满足需要而采取行动。 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最初原动力。 在管理中运用激励手段, 正是利用需要对行为的原动力作用,通过提供外部诱因,满足组织成员需要,进而引发组织成员的积极行为。 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结构性、社会制约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2)动机, 这是构成激励的核心要素。

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能引起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需要具有原动力作用,但需要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状态,并不能直接引起行为,只有当需要指向特定目标, 并与某种客观事物建立起具体的联系时, 才能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激发状态,成为引发人们采取行动的内在力量。 这种在需要与目标对象衔接基础上形成的、直接驱动行为的内在力量就是动机。

动机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二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客观。

(3)行为,这是激励的目的。

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均称为行为。 而行为产生的原因则是动机和需要,即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

对于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3种不同的观点:

1、人类行为的原因在于人的本能,这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只是由于受各种道德观念的约束,这种本能未自由地表现出来。

2、人的行为完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社会环境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人体上的结果。

3、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标是行为所要实现的结果,人们采取的一切行为都指向特定的目标。 目标既是行为的结果,又是行为的诱因。

综上所述,管理学上的激励就是要创设满足组织成员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 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站内相关搜索: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经销商股权激励 合伙人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