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精益生产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理念的一场革命



1.  精细化就是开源节流的意识

第一,让节约成为企业精神。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推动定额管理的发展,一度电、一滴油、一颗螺丝钉都要精细化管理,节约有奖、浪费有罚,让节约成为一种企业精神。

第二,让节约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

第三,抓住决策龙头,避免全局的浪费。

第四,从细节入手,节约体现在点滴之中。

第五,精细化管理,用制度把利润挤出来。

第六,采购节约。

第七,生产节约。

第八,营销节约。

第九,管理节约。即节约决策成本、会议成本等。

2.  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的理念

精益求精就是在各个方面都努力改善,力求达到以下标准:

第一,所需人力资源最多可降至1/2;

第二,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1/2或2/3;

第三,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库存最低可减至1/10;

第四,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1/2;

第五,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4;

第六,产品质量可大幅度提高30%。

3.  精细化就是持续改善的态度

改善型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紧张感。一个安逸的企业,永远没有变革的希望。

佳能公司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念:一个没有紧张感的企业,是没有变革的前途的。公司明确规定,员工在3.6秒要走完5米,要用小跑的方式。佳能公司还有一句话:没有紧张感也要培养紧张感。如果,一个企业连紧张感都没有了,又何来改善和变革?所以,紧张感很重要,紧张是改善的前提。因为在紧张中,人会产生忧患和危机意识。企业文化要融入紧张感。员工一上班就要按部就班地工作,企业內没有串岗,没有聊天,没有无所事事的员工。在日本,人们的工资是非常高的,他们的工资是怎么来的呢?是通过改善得来的。

经过总结,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改善永远比管理重要。

第二,管理型与改善型的区别。前者靠制度约束员工,后者靠科学方法纠正员工错误。

第三,改善型强调紧张感与时间效率的关系。

第四,没有紧张感也要培养紧张感。

第五,企业文化要融入紧张感。

4.  精细化就是以员工为中心的群众性管理文化

为了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每个员工都要积极参与。要做到,以人为本、相信员工、发动员工、依靠员工、成就员工。









站内相关搜索: 精细化管理 客户管理 企业管理制度 战略管理 采购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