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关键词是信息。从管理的角度,信息就是有效的资讯。获得有效的资讯需要发掘、筛选、分析、判断,否则就是无效资讯。如办公室窗外的汽车鸣笛声,互联网上拥有庞大的数据,我们不能简单称之为信息。因此,企业信息化不能是数据的堆砌,必须是数据价值的挖掘。
成功的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的成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是灵魂,是目标;信息技术是工具,是手段。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管理思想“驱动”信息技术,而非信息技术“改造”管理思想。
信息系统就像一个人,信息技术就像这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本领,管理思想就像这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算学识再渊博、本领再强大,也不会有大的社会成就。同样,信息系统没有正确的管理思想,再先进、再完美的信息技术,也不一定能够发挥价值。
1、挖掘信息的价值
当你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一声汽笛将你吵醒,你只会感到一阵烦恼,然后继续睡你的大觉。这声汽笛给你的不是信息,只是一个消息: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一刻有一辆火车经过时发出的汽笛声,并不是你起床的闹铃声,只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噪音。
2014年9月,“互联网实时统计”网站发布数据,全球互联网网站数量已经突破10亿,且还在持续增长。这对互联网似乎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标志性数字。互联网就像一个数据的海洋,我们在网站上随便输入一个搜索词,就会出现千上万条相关数据,要在其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却变得更加茫然——我们快要被淹没在数据海洋了。
显然,企业信息化不是建设一个数据海洋,而是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只是离散的、未经组织的事实的描述。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及符号等。如人名、订单、图形等。数据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转化为信息才会产生价值。只有经过选择、组织、分析,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据组合才是信息。用一个数学公式就是:信息=数据+处理。因此,挖掘信息价值需要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首先,需要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管理系统。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设计、采购、制造、营销等各个方面,这些数据之间往往是彼此关联的,只有放到一个企业的运营系统中才会有意义,需要完整地采集成数据信息。同时,采集数据必须准确,如果信息不准确,处理的结果也就不正确。
然后,需要建立快捷、直观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的根本目的是用于决策。人们仍然需要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知信息,因此信息系统必须将数据处理成更快捷、更准确、更直观的信息提供给管理者。
2、将恰当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恰当的管理者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发掘、存储、筛选,以及数据处理功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准确捕捉到大量对管理决策有价值的信息。问题是,管理决策只能是人,而不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捕捉的庞大信息并不是每一条都对管理者同等重要,往往不同的管理者需要不同的管理信息,如果信息系统将庞大的信息简单地呈现给管理者,那管理者必然淹没于信息的海洋中。因此,信息系统必须完成将恰当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恰当的管理者。
恰当的信息就是与企业管理理念、原则、目标、方法相一致的信息,只有这样的信息,才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管理发展要求。比如企业要追求先进制造,我们却提供如何增加库存,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就不是恰当的信息。
恰当的方式就是提供最有利于管理者决策的信息表达方式。同样是一个月的产量信息,如果用一张表格罗列一个清单,则会非常枯燥,但如果用一个图表,则要形象的多。显然,同样的数据,表达方式不同效果迥异。实现有效信息表达方式的关键是目视管理,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图表化、直观化的信息。
恰当的管理者就是找对需要信息的管理者,并及时传递到管理者。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就是一种商品,必须让它的客户使用,才能最终产生价值。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