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的设计会因不同阶段的课程而略有差异。中小学的教学计划项目有主题名称、相关领域、教学年级、总节数、教材来源、教学群、主要活动、课程目标、活动单元名称、单元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能力指标、节数与评量方式;大学、研究所则大致包含了课程名称、必选修、学分数、授课教师、教学目标、教材大纲、实施方式、评量方式、主要读本与参考书目、教学进度。
然而面对创新的教学,发展教学与学习策略已无法仅拿过去的方案修改,而是要以崭新的思维、视角来思考。需要讨论、修改的项目甚至重新规划课程时,思维导图法可提供思考、讨论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规划的架构。这两个范例思维导图的架构并非标准答案,而是一个参考方向,实际应用时可依据课程属性做必要调整。
教学评量
评量系指经由收集资料及测量而获得质化及量化的资料,以利深入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判断价值。评量不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就,也考核教师的教学,以及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适切性。
维尔斯玛与乔斯(Wiersma&Jurs)指出,评量的类型有“效标参照评量”、“常模参照评量”、“安置性评量”、“形成性评量”、“总结性评量”与“表现性评量”。为了让评量实用、可行、适当与正确,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以必要的评量类型为思考讨论的方向。下图范例是以几种评量类型来思考课程,以决定该课程应采用哪些较为恰当。
规划讲义
规划讲义思维导图
一份好的讲义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编辑讲义就如同规划执行一个项目,必须运用5W1H与掌握SMART原则。SMART原则指的是讲义的编辑目标内容要具体、明确;其效果可测量、可衡量;目的是可以达成;内容要务实;最后是内容与工时要有时效性。因此,我们可以透过思维导图,以“目的”、“内容”、“日期”、“资源”与“检查”五大方向来展开讲义的规划构思。
规划活动
教育学者杜威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教育思想是连续性以及在实践中学习(或称从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是让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关键。因此操作、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在不同阶段课程中有其必要。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