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经营计划

明代故宫(紫禁城)建造过程中涉及的物料管理



明代故宫(紫禁城)建造过程中涉及的物料管理

紫禁城的建设在当时是一项全国性的艰巨任务,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周长3.5千米。整个紫禁城被一道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长是3428米的城墙包围。这是当时朝廷集合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历时14年兴建的一起庞大工程。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皇帝朱棣下诏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在他青年时代生活居住的藩地北京兴建皇宫和城垣。朝廷负责这项工程的官员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能工巧匠,备砖烧瓦,采木开石,仅备料就用了11年时间。

1.备料

紫禁城的建筑多属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木材的使用数量和质量方面要求极其严格。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中,采伐树木是一件危险的工作,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谚语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伐好的木材扎成木筏,在遇有山洪时冲入江河,沿长江而下,往往需要三四年才能到达北京。

修建宫殿的石料开采同样很困难。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2.建墙

砖瓦是需求量极大的建筑材料,据估计,紫禁城整体用砖数达8000万块,重约193万吨。

故宫宫殿的地面用砖是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这种砖光滑细腻,还略带金黄色,敲起来铿锵有声,但是烧制起来非常麻烦,根据史料记载,这种砖烧制需要20多道工序,只有按照正确的顺序才可以完成。

修建城墙用的青砖则是产自山东临清的停泥砖和澄浆砖,质地细腻而坚固,每一块砖从筛选到最后烧制出来大概需要130天的时间。每块青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高12厘米,重达24千克,整个城墙共用1200多万块青砖。明代在建城墙的时候,每块砖上都必须刻上“是谁做的” “哪里做的”,连监工的名字都必须刻上,以防日后出问题好追责,因此,工匠们在烧制每一块砖的时候都加倍小心。

这些坚固的城砖烧好后,采用“磨砖对缝”的方法,即让每块砖之间都“严丝合缝”。具体操作主要有两大步:一是由人工用磨刀将城砖的几个面都磨平整。这个工作既费时又费力,整个故宫城墙的城砖大约有1000万块,若将它们都连在一起,其长度有4400多千米。二是在城砖磨平后,不急于把它们砌起来,而是先将它们横竖码好,达到相对的严丝合缝状态,然后再用煮好的白灰浆、糯米汁、鸡蛋清等物进行混合,浇铸在城砖砖缝之间,使整个城墙成为一个固若金汤的整体。

建成后的紫禁城的城墙高7.9米,底面宽8.62米,顶面宽6.66米,可供五六匹马并驰,既坚固又美观。









站内相关搜索: 物料管理 物料采购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 物料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